“行走中原”队员手记 | 寻迹青年洞:渠水长流,精神永续

信息来源:传播学院发布日期:2025-07-09

在中原大地的版图上,红旗渠宛如一条蜿蜒的“天河”,镌刻着震撼人心的奋斗历史。当我们踏上“行走中原”的旅程,走入红旗渠,走近青年洞,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就此展开。

红旗渠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1960年,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仅凭钢钎、铁锤等简陋工具,在太行山腰凿出这条616米的隧洞。

在前往青年洞的路上,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浊成一片灰幕。站在洞口,我的脚步似乎与当年那群凿山引水者重叠在一起,我想象着当年青年们在昏暗的洞内挥汗如雨,在悬崖峭壁上凌空作业的场景,那是怎样一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勇气。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造了人间奇迹。

一路上,我们感受过高温下的焦灼、暴雨中的狼狈与面对巍峨山脉时的震撼,最终都化为对这片土地更深的理解与敬意。十年光阴,削平一千二百五十座山头,凿穿二百一十一个隧洞……数字如锤,将教科书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一下一下重重敲击在我们心间,激起万千回响。

穆青先生曾多次深入红旗渠,他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记录下红旗渠建设者们的动人故事和伟大精神。在他的笔下,红旗渠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穆青先生行走于中原大地,用笔墨扎根于土壤深处,红旗渠人亦用生命在峭壁上刻下誓言,他们以不同方式在苍茫人间写就了“人民”二字那最朴拙却又磅礴的笔画。原来,“勿忘人民”就是如此这般的躬身俯首与泥土为伴,是这铁锤与钢钎所凝聚的、向荒山索要活水的不灭信念,这信念如同渠水,纵使万山横阻,亦必奔涌向前。

渠水不舍昼夜地奔流,在时光里刻下永恒的印记。渠水长流,精神便不会枯涸;当青年心中翻涌起奔腾渠水,便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们凿穿阻挡前行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