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解码“舆论迷局” | 2025舆情应对特色实训班精彩回顾

信息来源:传播学院发布日期:2025-07-09

2025舆情应对特色实训班于6月16日至27日进行了为期2周的实践课程,本次实训班通过前期报名、简历筛选与面试等环节,最终确定31名同学参与。实训班开设了舆情概述与案例解析、业界导师实战课堂、舆情案例桌面推演等一系列课程,期望提升学生们的舆情应对能力。

6月21日上午,李卓娢老师开启首课。她从热点事件入手,讲解舆情概念、分类、形成过程及特点等理论知识。为帮助学生理解舆情的复杂性,在课堂上设置“扑克卧底”游戏,通过同学们的互动还原舆情传播环境中的种种现象,再结合游戏复盘,深入分析舆情产生原因及环境特征,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更进一步理解舆情的概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6月21日下午,中原网大数据研究中心资深舆情分析师张玉娟老师带来《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应对和风险防控》课程,从当前网络舆论环境特点、网络舆情风险识别、处置策略和原理及规避防范四个维度,结合实战案例剖析网络舆情复杂性与应对策略重要性。她强调“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希望学生们能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应对能力。

6月26日上午,河南豫情大数据陈祖强老师开展授课,以2024年全国舆情特征、AI技术驱动型舆情风险、舆情传播“语梗化”特征、多元社会舆论场撕裂现象、司法与朴素认知价值碰撞等为内容,结合生活案例剖析舆情危机。他指出当今社会舆情发展模式,重点讲解AI技术驱动型舆情风险,如AI合成虚假音视频难辨真假,且大数据时代舆情状况频发却缺乏完善法律,还围绕“语梗化”“底层宿命”、多元撕裂等问题与学生分享。

6月26日下午,实训班开展舆情推演活动,结合多个真实案例设置推演剧本,31名学生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模拟事件当事人、家属、校内工作人员、网友等多个类别角色。在事先设定好的多个场景中对应角色发表言论,进行话术应对。不同角色的不同话术细节都有可能改变舆论走向,形成冲突矛盾。活动后学生表示,舆情应对需各环节谨慎处置,网络言论影响重大,要懂得互联网上也需要谨言慎行。“原本觉得舆情理论晦涩难懂,通过游戏一下就理解了!”“我扮演校医务室人员,既要紧急处理伤者,又得面对家属的质疑和舆论的压力,这才意识到舆情应对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每个环节的处置稍有不慎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这次扮演网友,随手发的一条猜测性评论居然引发大量转发,还差点带偏舆论方向,才真切感受到网络言论的影响力有多大,以后在网上发言真得更谨慎,多核实信息。”同学们的真实感想都展现了此次在舆情应对特色实训班中的收获。

未来,舆情应对特色实训班也会推出更多丰富的课程与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的舆情知识,提升应对复杂舆论环境的能力,认识舆情是社会情绪晴雨表与多方利益博弈动态场域,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