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更“新”·“闻”达致远|新闻学专业解读

信息来源:传播学院发布日期:2025-06-30

一、专业名片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新闻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院:传播学院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代码:050301


1.jpg

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

2.jpg

河南省民办普通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

3.jpg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

二、独家优势

“学界+业界”共建课程

依托主办方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党媒人才优势,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开设一批共建课程,一线优秀记者、编辑等媒体业界教师进课堂、进校园成为常态,着力打造核心技能课程群。

4.png

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孙贝贝走进《数据新闻与可视化》课堂,讲内容创意传播。

5.png

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顶端新闻编委张丛博走进《新媒体运营》课堂,讲新媒体写作技巧。

6.png

顶端新闻记者我想@领导运营部主管翟健林走进《新闻采访》课堂,讲新闻敏感如何培养。

7.jpg

河南日报评论员、疆场融媒体工作室主任、央视新闻、光明日报、法治日报等媒体特约评论员赵志疆走进《时评写作要领》课堂,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新闻评论实务课程。

8.jpg

大河报记者陈骏以业界导师身份走进《新闻写作》课堂,为同学们讲解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

9.jpg

河南日报社新闻出版部副主任梁栋走进《新闻编辑》课堂,以《“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为题,紧扣宣传纪律、宣传规律、传播规律,讲解了如何做好重大主题的系列新闻报道和版面设计逻辑。

10.jpg

大河网编委、融媒编辑部主编娄恒走进《新闻报道策划》课堂,向学生讲解新媒体重大时政报道的策划思路、展现形式、选题方向和内容框架等内容。

三、人才培养

创新“3+1”课程体系

锻造全媒人才

新闻学专业以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和行业发展需要为培养导向,培养既兼具政治意识、良好人文学科素养和新闻职业水准,又能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传媒复合人才。

11.png

核心课程有: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融合新闻学、媒介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AIGC应用实践、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穆青新闻作品赏析等。

12.jpg

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团队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每学年设置“1”个小学期,开展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融合新闻创作实训、新闻发布实训、职业技能训练、沟通与表达实训等课程。

13.png


14.jpg


15.jpg


16.png


四、专业选择

选择新闻学专业的N个理由

学院以“勿忘人民”的穆青精神为核心,成立“穆青精神青年实践研究中心”,并定期举办“学穆青、讲故事”系列活动,穆青家人与行业专家的深度参与更强化了专业的精神传承。

17.jpg

学院通过青春大河、疆场融媒体工作室、28号院融媒体工作室等专业工作室,“舆情应对特色实训班”“繁星计划”等实践项目,以及“河南省智能传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禹舆情研究院”等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全媒体技能,几十余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印证了学生的专业竞争力。

依托主办方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党媒资源优势,学院与3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毕业生可胜任新闻报道、全媒体运营、舆情管理、公关策划等岗位,就业领域覆盖政府部门、媒体、新媒体公司等企事业单位。

18.png


19.jpg

与河南法制报社、开封日报社签订合作协议

课程设置紧扣行业前沿,涵盖“采、写、编、评、制、播”六大核心技能,同时开设《融合新闻学》《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AIGC应用实践》《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等特色课程,强化全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小学期”教学,学生可参加与主流媒体合作的实践项目、进入主流媒体实习和参与舆情相关实训项目,提前适应岗位需求,实现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20.png

新闻学专业打造了“新声”专业品牌活动,学生自主策划、编剧、演出,全面锻炼创意策划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校要求“人人会游泳”“人人会急救”,通过环校健康步道等举措,培养身心健康的传媒人才。

21.jpg


五、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

就业质量好

毕业生可在各类媒体从事记者编辑工作,也可在互联网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单位从事媒体产品策划、节目制作、新媒体运营等工作。

近年来,新闻传播类专业已成为公务员招考热门专业,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从事信息传播、舆情分析、公关宣传和组织文化建设等工作。

我系毕业生供职于河南电视台、大河网、顶端新闻、字节跳动、深圳中泓在线股份有限公司等,另有部分毕业生通过国考、省考、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等途径考入国家税务部门、许昌市建安区将官池镇人民政府、焦作黄河河务局沁阳沁河河务局、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政府等单位,不少毕业生已发展成为各自单位的中坚力量。

22.jpg

2024届毕业生侯海燕就职于大河网

23.jpg

2024届毕业生何家欢就职于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政府

24.jpg


25.jpg

近几年优秀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

考研佳绩领航:本专业学生的考研率在学院位居前位,数年来学生持续考入新疆大学、西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湘潭大学、河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其中数名毕业生攻读博士学位。

六、专业问答

Q1新闻学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以及新闻学相关交叉学科等。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不能忽视两个前沿领域:一是强调知识和教育上的“新文科建设”,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视域下的信息传播及其治理成为新闻传播学关注的现实问题。二是把握新闻传播实践上的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即逐渐移动化、音视频化、社交化、智能化。

Q2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新闻学专业学生身心健康,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能够进行初步社会科学调查和研究;熟悉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熟悉有关的法规和管理制度,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能够熟练运用采、写、编、评、制、播六大新闻专业技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新闻宣传工作;关注媒体前沿技术发展,具备全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从事全媒体运营工作;能在相关专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与科学研究工作。

Q3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有哪些?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应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遵纪守法。

在知识方面,毕业生应系统掌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和采、写、编、评、制、播等新闻传播实践业务知识,掌握全媒体技术、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体策划与运营的相关原理和知识。掌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管理、设计等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在能力方面,毕业生应具备各类媒体领域内采访、报道、写作、宣传、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新闻内容生产与实践创新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及良好的全媒体运营能力;具备媒介经营管理与科学研究的能力。除此之外,毕业生应具有的新闻素养、新闻职业精神和清晰的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可帮助其适应各类岗位。

七、专业误区

误区一:“你们是不是只会写稿?”

新闻学专业不光只是笔头好,会写稿就OK了。在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背景下,需要掌握的媒介技术手段不仅是文字,还需要具备摄影摄像、公共关系、政治学、社会学、视频后期制作、融合新闻产品制作、网络新闻编辑等等知识与技能,是个极其庞杂的学科。可以说,新闻学子个个都是“能文能武”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误区二:“学新闻不就是做记者吗?”

毕业生可从事影视制作、广告创意、出版策划、舆情分析师等多种职业。新闻学的就业方向早已多元化,除传统媒体外,毕业生可进入互联网大厂的内容运营、公关策划、舆情分析岗位,或担任企业品牌宣传、政府文宣部门工作。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岗位对新闻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而舆情监测、数据新闻等新兴领域更需专业背景支撑。

误区三“新闻学等同于流量学或标题党。”

新闻学课程体系中包含严格的新闻伦理、采编规范训练。例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媒介伦理与法规等课程旨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当前部分自媒体为博眼球而牺牲真实性,恰是违背新闻伦理的结果,而非专业教育的导向。

误区四“入职门槛低,无需专业训练。”

新闻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系统性训练。例如,新闻实务课程(采、写、编、评)培养的信息筛选、逻辑分析能力,是业余从业者难以快速掌握的。此外,专业教育强调的媒介伦理、法律边界意识,能有效避免舆论失焦和传播风险。非科班出身者可能在短期内容易上手,但在复杂事件报道、公共议题引导上往往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