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共产党员 |《泪洒偏关》选读

信息来源:传播学院发布日期:2023-11-27

      对山西这片黄土地,我有着一种特殊的眷恋之情。

      50多年前,我曾在这里第一次穿上八路军的军装,并在贫瘠的晋西北,与日寇血战了整整三个春秋。我的一些同学和老师,许多人都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特别是我最敬爱的老师梁雷,在抗日战场上壮烈牺牲后,残暴的日寇竟将他的头颅砍下来,悬挂在偏关的城门上。每当我回想过去的往事,或看到一些描述师生情谊的文章,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恩师。越是上了年纪,这种感情就愈加撼动着我。多少年来,我不止一次地想去偏关祭扫梁老师的坟墓,但始终没有机会如愿。

      今年年初,我从第一线岗位上退了下来,稍事安顿,六月间便踏上了重访晋西北的路程。一路上经忻州、代县、宁武,冒着黄尘、酷暑,长途跋涉,终于在7月1日黄昏之前,赶到了偏关县城。

      山西的偏关,与雁门关、宁武关并称神州三关。黄河在其西侧的峡谷中蜿蜒而过,隔河相望,便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准格尔旗。县城周围群山环抱,峰峦叠幢,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围绕着三关险塞,曾洒下多少英雄的血泪,记载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史诗。我无意去欣赏黄河峡谷中的落日余辉,也无心去浏览这边关小城的新姿。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驱使我茫然寻觅那些遗留至今的老墙旧舍,古树残枝。我似乎觉得它们还该记得梁老师的音容笑貌,还该记得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和当年笼罩着这座山城的血雨腥风。

      时光如九曲东去的滔滔黄河之水,恍然间离梁老师牺牲的日子已经55年了。我也由一个年幼的中学生变成了满头霜雪的老人。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跨度里,有多少风雨,多少悲欢,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啊!如果梁老师还活在人间,我们师生能在此重逢,那将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情景啊!千言万语又怎能道尽那绵绵的离情,深深的思念。

      那天晚上,我约请几位熟悉偏关抗战史的同志座谈,他们向我讲述了梁雷老师当年在偏关领导抗日直到牺牲的情景。许多过去未知的事实,更增加了我对梁老师的怀念。谈到激动处我再也忍不住满眶热泪了。随行的同志们怕我太疲劳,太伤感,再三劝我早点休息,可他们哪里知道,我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已熬过了整整55年。

      夜很深了,窗外群星闪烁,偏关小城万籁俱寂,我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梁老师的音容笑貌一直在眼前晃动,耳边老听到他那激昂慷慨的声音。一股股难以压抑的热流涌上心头,往事如潮,不停地在我脑际翻滚……

      众和游击队战士几次想把梁雷的头颅抢回来,后被敌人发觉又急忙把它转移到清水河县,挂在那里的城头上。以后几经争夺就不知下落了。当地群众只得含着热泪把梁雷无头的遗体安葬在柏家咀村外的高地上,直到解放后才迁往县城。梁老师是1913年农历正月初二日生,牺牲时年仅25岁。(选自《泪洒偏关》穆青原文写于1993年9月18日)

      梁雷在穆青的一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篇文章写于穆青离休后,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西北去看望老师的经历。他以自己真挚的情感动人的笔触打动众人。梁雷不仅穆青中学时期的老师,更是使他走上革命抗争道路的明灯。对于梁雷自己来说,他是八路军晋西北偏关县抗战政府的县长,是革命烈士,是英雄;作为教师,他认真负责、博学多才,将自己毕生的才华教给学生;作为共产党员,他慷慨激昂、一腔热血、泪洒疆场即使牺牲也宁死不屈!


微信图片_20231203171444


微信图片_20231203171448


微信图片_20231203171453


微信图片_20231203171456


微信图片_2023120317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