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共产党员 |《工人的旗帜赵占魁》选读

信息来源:传播学院发布日期:2023-11-07

      1942年的9月,由于中央职工委员会的介绍,我第一次访问了模范工人赵占魁同志。那时候,他正在离延安三十里的农具工厂里,用两匹马力的鼓风炉,经年累月地生产着农具和军火。没有想到,整整六年后的今天,在解放区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团里,我又会见了这位熟识的英雄。看起来赵占魁的鬓发已经斑白了,眼睛也开始花了,可是就在这六年巨大的变化中,赵占魁同志却一直沿着党所指引的道路,成长为中国工人的一面光荣的旗帜了。

      回忆六年前的情景,追记这位英雄的故事,我感到特别振奋。

      赵占魁一走进农具工厂,就忙于繁杂的创建工作。不久工厂开工了,他便在2000度高温的熔铁炉边辛勤地工作着。他惊人的劳动热情,像炉火一样,一直熊熊地燃烧,从不灭熄。一年又一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面,他看守着熔铁炉,熔化着坚硬的铁块,正像他用高度的劳动热情,熔化着一切困难一样。“老赵是从火里炼出来的。”人们对他的这个评语,一点不错。

      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及解放区职工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今年3月间,赵占魁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全体职工的一致拥戴下,被选为出席大会的代表,随西北代表团一起来到了东北。

      一路上他经过了解放区许多城市,参观了各种各样的工厂,每到一地,解放区的党政军民,特别是工人群众,无不以高度的敬爱,热烈地欢迎着他,谁不愿意看看这位中国工人的旗帜赵占魁呢?谁不愿意从他的身上学习一些宝贵的东西呢?因此在每一工厂,无论在院子里,在工作间,只要赵占魁一走进来,工人们就立刻围绕着他,争着和他谈话,和他握手;并诚恳的要求老赵给他们讲话,哪怕是一两句也好。

      他觉得人民的工业是大大的发展了,而自己的技术和知识却远远地落在这种近代化工业的后面,为此一路上他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观察着机器,观察着工人们管理机器的技术,不断和各地工友们学习。他说:“比起你们来,我们各方面都是落后的,但好处是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建立了工业,生产了东西。”他坚信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在党的领导下既然能够从无到有,今后从有到发展也是不成问题的。

 ——穆青《十个共产党员》

      人物简介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多次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穆青的代表作品——《十个共产党员》,领略“特等劳动英雄”赵占魁的精神魅力。

      赵占魁(1896-1973),男,原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工人,被毛主席称为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1950年全国劳模。他在高温炉旁作业,无任何防护措施,每天早出晚归,钻研技术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他先后被授予“特等劳动英雄”。1942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社论指出:“赵占魁在执行生产任务上、爱护革命财产上、照顾工人生产上、关心群众利益上、遵守劳动纪律上、团结全厂职工上、热心公益事业上,所有这些表现出来的精神、都是我们边区公营工厂工人的模范。在他的工作作风中,所一贯表现出来的——始终如一、积极负责、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新民主主义地区公营工厂工人所应有的新的劳动态度”。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建立新的劳动态度、提高生产率为内容的“赵占魁运动”。此后,赵占魁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这一运动也被称为新的劳动态度运动。从1943年到1945年,赵占魁连续三年当选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毛泽东亲笔为他题词:“钢铁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赵占魁先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副部长、西北总工会副主席、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和全国总工会执委等职。他还是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会员,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3年8月26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77岁。


微信图片_20231112173405


微信图片_20231112173405_1


微信图片_20231112173405_2


微信图片_2023111217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