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穆青精神 | 在穆青身上看新闻工作者的“四力”

信息来源:传播学院发布日期:2023-10-08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在与兰考干部群众座谈时说,1966年2月学习穆青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深受震撼。那么穆青为什么能写出如此感人至深的作品?

      从穆青先生身上,我们能看到新闻工作者的“四力”。穆青先生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扎根基层,倾听人民的心声,使得创作出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历久弥新,而他本人也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一座丰碑。

01 走进兰考,走向焦裕禄

      开封-杞县-雎县-宁陵-民权,穆青一行乘坐的吉普车一路走过,那一日,车子终于驶进兰考境地。穆青,周原等一行记者聚在县委会议室里,听张钦礼,刘俊生,还有焦裕禄的秘书李忠修三人讲述焦书记生前的事迹。

      时光在那一刻倒流,所有听完焦书记事迹的人,都掩饰不了自己内心的伤痛,一屋子记者早已哭成泪人。在下午采访的时候更不行,只要一开口,提起焦书记的名字就想哭。晚上继续召开座谈会,把县委了解焦裕禄的人召集起来继续谈,那一晚哭声,谈话声一直持续到深夜。

      一闭上眼,穆青就觉得焦裕禄的面孔在他的眼前晃动。

      “焦裕禄,好同志,好兄弟,我们有太多共同的理想,我们有太多共同的责任,我们有太多共同的感情!然而你更忘我,更纯粹,更高尚!

      生者与死者永无相见,但穆青走进了兰考,走向了焦裕禄。积极地践行“脚力”,亲自踏上焦书记生活工作的这片土地,亲耳听焦书记可歌可泣的事迹,才创作出那如此感人至深的作品。

02 从苦难中寻找民情

      60年代,河南多地灾难重重,使得部分地区地县两级领导只看见到消极面,未看到积极因素,从而放弃治理,任由灾区泛滥,穆青在得知这种情况后心中有了别样的思索。

      他对记者周原说:“在河南当记者,不去灾区采访,就不是一个好记者!”他以否定的形式给周原做出肯定,让他去豫东灾区摸摸情况,物色采访线索。

      穆青为什么选择豫东灾区?他了解豫东人民的苦难,更知道豫东人民身上那骨子百折不挠的顽强。他坚信在豫东地区不一定只有苦难和灾情,一定有比灾情更强硬的东西,他要报道出来,给身陷灾区的人民带来一种新的希望。从苦难中寻找民情,反映民情。在黑暗中的人们关上了窗户,就只能永远陷入黑暗,而穆青所要做的就是在黑暗中找到一束光并将之放大,以求照耀到所有忍受困难的人民,让他们在废墟中也能仰望星空。

      穆青在豫东灾区完成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一作品,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这也从中反映出穆青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有着极大的“眼力”。

03 全面分析兰考问题,坚持党性原则

      穆青一行人离开兰考去到开封写稿,当晚讨论稿子,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写不写灾荒?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写灾情要有上面的指示才可以。面对此问题,穆青想:焦裕禄上任的交口正是兰考灾难最严重的时候,兰考的灾难是事实,焦裕禄是在困境中带领兰考人民顽强抗灾,如果不写灾荒,又哪来的焦裕禄呢?穆青思忖良久,决定如实写出灾情。

      稿子碰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写不写阶级斗争,这又是一条犯忌的问题。在那个时候,毛主席提出“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如果不写阶级斗争,风险很大,但穆青想,当时兰考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饿死人还是靠双手改造环境,确实没有搞阶级斗争。

      穆青决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兰考没有阶级斗争就不写,身为一名记者,穆青始终践行“脑力”坚持着“实事求是”的信念。全面地分析兰考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报道,没有因形势的严峻而屈服退缩去掩盖历史的真相,他勇敢地站出来,为兰考发声,为焦裕禄发声。

04 一气呵成的初稿,句句斟酌的终稿

      一天一夜没有停笔,一万二千字的初稿一气呵成。而穆青在修改稿件时,北京已入三九。后半夜的气温可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寒气逼人,他就干脆钻进被窝里,头靠着墙,双手端着稿子改,一段一段字斟句酌。可见他对稿件的认真。

      稿子改到第五遍的时候,他们拿给吴冷西看,吴冷西觉得稿子的结尾“哭坟”一段写得太悲惨,太压抑,想要有一点昂扬的气概。即使穆青有点舍不得那段动人心魄的结尾,但认为吴冷西的建议是正确的,便忍痛割爱。稿子改到第七遍才正式通过,完成了生者与死者心灵的相拥相融。穆青积极地践行“笔力”使得这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经播发得到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穆青在完成这篇作品时,牢牢坚守着新闻工作者的“四力”,坚持着勿忘人民的理想信念,发挥身为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的力量,去向社会传递真实的事件。

      穆青,他是人民的记者,是新闻界的焦裕禄!

05 听大家说穆青

       新疆《兵团日报》蒋小薇:“焦裕禄书记来到兰考,怀抱着一种不改变兰考面貌不罢休的精神追求,穆青老师写焦书记的故事,也有着同样的精神追求”。

      健康报社记者徐秉楠:“穆青前辈,他每次采访都带着相机,带着他的笔,走到群众身边。所以我觉得他真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特别学习的榜样”。

      网上有人发出帖子:穆青的离去,象征着中国一个“新闻时代”的结束。

      一位叫“红旗”的人发帖:父辈们通过穆青知道了焦书记,而我们通过焦裕禄知道了穆青,忘不了焦书记,忘不了穆青。


微信图片_20231015161117


微信图片_20231015161128


微信图片_2023101516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