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故居分水塘是义西夏演乡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周围山峦重叠,邻着浦江县。因这里的水流分别流入义乌和浦江,故称分水塘。1891年1月18日,一位给中国的命运带来直接影响的人物--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望道就诞生在这个村子里。
古居右角不远处是陈家的柴屋。1919年,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回来,因提倡思想解放,被当局以"非孝"、"废孔"和"共产"、"共妻"的罪名而遭查办时,回到家乡,并在这柴屋中首译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后来,柴屋焚于火中,而他翻译的经典著作,却为中国革命"盗取"了"天火",照亮了革命者的道路。
陈望道故居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珍贵书籍,是让人们了解革命的绝好教材。
陈望道,男,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南山、张华、一介、焦风、晓风、龙贡公等。1891年1月18日他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金华中学,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大学等高校教授。陈望道先生是我国共产党的发起人和党的早期成员之一,深深懂得干革命需要共产党的领导,办教育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在他主持复旦大学行政工作期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担任过旷世巨著《辞海》总主编,撰写了《漫谈马氏文通》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
2019年10月7日,陈望道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0月27日,陈望道故居成为浙江省首批青少年红色基因15家传承基地之一。